采购中的灰色交易:张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
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3 月,被告人张某担任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的采购部经理,负责公司零部件的采购工作。在采购过程中,张某利用其负责选择供应商、确定采购价格和签订采购合同的职务便利,多次收受供应商给予的好处费。其中,收受 A 供应商现金 50 万元,收受 B 供应商价值 20 万元的轿车一辆。张某在收受好处费后,为这些供应商在零部件采购业务中提供便利,优先采购其零部件,并在价格上给予优惠。...
2025-07-22 17
挪用资金的 “生意经”:王某挪用资金案
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11 月,被告人王某担任某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,负责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和资金使用。公司规定,项目经理负责项目资金的申领和使用,资金必须专款专用,用于项目的材料采购、工人工资发放等。王某利用其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的职务便利,多次从项目资金中挪用款项,共计 150 万元。王某将挪用的资金用于其个人开设的餐馆经营,打算在餐馆盈利后将资金归还。后因餐馆经营不善倒闭,王某无法归还挪用的资金。...
2025-07-22 13
仓库里的监守自盗:郑某职务侵占案
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2 月,被告人郑某担任某大型零售超市的仓库管理员,负责超市货物的收发、存储和管理工作。超市规定,仓库管理员在货物出库时需凭销售部门出具的出库单进行发货,并定期对仓库货物进行盘点。郑某利用其管理仓库货物的职务便利,在没有出库单的情况下,多次私自将仓库内的高档白酒、香烟等商品运出超市,交给其朋友销售,所得款项共计 80 余万元全部据为己有。为掩盖其行为,郑某在盘点时伪造盘点记录,隐瞒货物短缺的事实。后因超市进行全面盘点,发现货物大量短缺,郑某的行为被揭发。...
2025-07-22 20
贷款申请中的谎言:吴某骗取贷款案探究
2021 年 5 月,被告人吴某为获取银行贷款用于个人投资,虚构了一个农产品加工项目。吴某伪造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、场地租赁合同、设备采购合同等材料,向某银行申请贷款 300 万元。在申请过程中,吴某还请人冒充项目合伙人,配合银行进行贷前调查。银行基于这些虚假材料和信息,批准了吴某的贷款申请,并向其发放了 300 万元贷款。吴某获得贷款后,并未将贷款用于农产品加工项目,而是将其投入到股市,后因股市亏损,无法偿还贷款。...
2025-07-22 26
合同背后的骗局:周某合同诈骗案揭秘
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,被告人周某经营一家小型建材公司,因公司资金周转困难,遂产生骗取他人货物的想法。周某与多家供应商签订建材购销合同,约定供应商向其供应钢材、水泥等建材,周某在收到货物后一个月内支付货款。在签订合同过程中,周某隐瞒了公司资金短缺、无力支付货款的真实情况,并提供了虚假的财务报表和还款能力证明。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向周某供应了价值 200 余万元的建材,周某将这些建材低价出售,所得款项用于偿还公司其他债务和个人消费。到期后,供应商多次催要货款,周某以各种理由推脱,后关闭...
2025-07-22 31
虚假项目的疯狂敛财:陈某集资诈骗案始末
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8 月,被告人陈某虚构成立了一家 “新能源科技公司”,声称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环保能源项目,前景广阔,投资回报率极高。陈某通过制作虚假的公司营业执照、项目可行性报告等材料,在网络平台、线下推介会等场所向社会公开宣传,承诺投资者在短期内可获得本金翻倍的回报。在吸收资金过程中,陈某并未将所吸收的 300 余万元资金用于所谓的项目研发,而是将其中大部分用于购买豪车、豪宅和个人挥霍。当投资者要求返还本金和收益时,陈某关闭公司,携款潜逃。...
2025-07-22 52
高息诱饵下的陷阱:赵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【案情】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1 月,被告人赵某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,以其经营的投资公司名义,通过口口相传、发放传单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,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月息 2% 至 3% 的高额回报返还本金和利息。赵某以投资房地产、矿产等项目为由,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,共计吸收 150 余人的资金达 500 余万元。后因投资项目失败,赵某无法兑现承诺,导致大部分资金无法返还。 【评析】 本案争议焦点:赵某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是集资诈骗罪。对此
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1 月,被告人赵某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,以其经营的投资公司名义,通过口口相传、发放传单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,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月息 2% 至 3% 的高额回报返还本金和利息。赵某以投资房地产、矿产等项目为由,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,共计吸收 150 余人的资金达 500 余万元。后因投资项目失败,赵某无法兑现承诺,导致大部分资金无法返还。...
2025-07-22 19
账目中的猫腻:王某逃税案剖析
2019 年至 2022 年,被告人王某经营一家餐饮连锁店。在经营期间,王某为少缴税款,指使财务人员设立两套账目。一套账目记录真实的经营收入和支出,供内部管理使用;另一套账目则大幅隐瞒收入,仅记录部分收入,以此作为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依据。经税务机关核查,王某通过这种方式少缴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共计 60 余万元。税务机关发现后,向王某下达了追缴税款通知书,王某在规定期限内仍未补缴税款和滞纳金。...
2025-07-22 16
骗取出口退税、抵扣税款发票罪案例
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6 月,被告人李某经营一家小型外贸公司,为获取非法利益,与境外无实际业务往来的公司勾结。李某虚构服装出口业务,伪造出口货物报关单、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单据,这些发票涉及的货物实际并未出口。李某利用这些虚假单据,向税务机关申请出口退税,共计骗取退税款 150 余万元。同时,李某还将部分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售给其他企业,供其抵扣税款,非法获利 30 万元。...
2025-07-22 19
进腾讯实习要交钱?腾讯反舞弊通报多起案例,解聘多名员工,永不录用
1月25日上午,腾讯控股(00700.HK,下称腾讯)反舞弊调查部微信公众号“阳光腾讯”发布公告,通报了16起涉及商业贿赂、职务侵占等行为的典型案例。 公告称,在2021年全年,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并查处触犯“腾讯高压线”案件50余起,近70人因触犯“腾讯高压线”被辞退,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。...
2025-07-22 20